三甲胺
1.物质的理化常数:
国标编号 21045
CAS号 75-50-3
名称 三甲胺 trimethylamine;TMA
别名 无水三甲胺
分子式 C3H9N;(CH3)3N
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鱼油臭的气体
分子量 59.11
闪点 -6.7℃
熔点 -117.1℃
沸点 3℃
溶解性 溶于水、乙醇、乙醚等
密度 相对密度(水=1)0.66(-5℃);相对密度(空气=1)2.09
稳定性 稳定
危险标记 4(易燃气体)
主要用途 用作分析试剂和用于有机合成,也用作消毒剂等
2.对环境的影响:
一、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
健康危害: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对眼、鼻、咽喉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。浓三甲胺水溶液能引起皮肤剧烈的烧灼感和潮红,洗去溶液后皮肤上仍可残留点状出血。长期接触感到眼、鼻、咽喉干燥不适。
二、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
危险特性:易燃,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遇明火、高热易引起燃烧爆炸。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。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。其蒸气比空气 重,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,遇明火会引着回燃。
燃烧(分解)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氧化氮。
3.实验室监测方法:
气相色谱法(GB/T14676-93,空气)
应急处理处置方法:
一、泄漏应急处理
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,并进行隔离,严格限制出入。切断火源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,穿消防防护服。从上风处进入现场。尽可能切断泄漏源。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/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,防止气体进入。合理通风,加速扩散。喷雾状水稀释、溶解。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。如有可能,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。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,修复、检验后再用。